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 境 界 』

『 境 界 』


知道別人離了婚,非得要問清楚,到底是誰先犯了錯?
看到別人穿著假名牌,總要故意問一句,在哪裡買的?
明知道別人有難言之隱,卻還是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討論,這種人自以為很聰明,其實不過是欠缺修養。
有句話說的好:「明知不問是修養,看穿不言是智慧,在別人難堪的時候,保持明知不問,是一種善良。」
說說我前年在餐廳吃飯的一次經歷..........
那天,我旁邊坐著一位老伯伯,老伯伯吃完飯,準備拿著帳單去付錢。
可突然發現找不到錢,全身摸了一遍,口袋一個個掏出來也沒找著,開始著急不安起來。
餐廳老闆見狀走過來:「阿伯,怎麼了?」
老伯伯不知所措地說:「我口袋裡的200元...... 掉了。」
老闆聽完,故作驚訝地說:「剛剛有一位客人撿到200元寄放在我這邊,是您掉的吧,這還給你。」
說著便從收銀機裡面抽出200元給了老伯伯。
實際上,那200元是老闆自己的錢,我跟朋友聊天都誇老闆做得好。
朋友卻不以為意的說:「不就200元的事情,如果我是老闆,我直接給他免費。」
我搖著頭說:「重要的不是那200元,那一頓飯的錢,而是這位老闆懂得給人家留下體面,懂得照顧人家的感受。」
小時候市場一位包子鋪老闆的暖心之舉,讓我倍受感動。
為了讓前來用餐的獨居老人家能多吃一個包子,這位老闆故意把包子給壓得扁一點。
老人家看到袋子裡的包子多了一個,就告訴老闆:「 老闆,你拿錯了,多給了一個。」
老闆說:「沒錯沒錯,這個包子壓壞了,賣不掉了,你拿去吃吧!」
老人家聽到老闆這樣說,便開心地端著包子去旁邊座位上吃了。
若是直接把完好的包子送給對方,難免會讓人感覺到自己在被同情。
老闆的一個小細節,溫暖的維護了別人的自尊,背後何嘗不是一種良苦用心。
在人生旅途中,沒有人能夠一直順風順水,總會有遭遇低潮的時候。
能夠看穿別人的窘迫,卻不大聲喧嘩,是一份難得的體貼。
能夠細心地察覺別人的難處,默默地給予支持,是一個人深到骨子裡的善良。
真正的關心,不是表面的噓寒問暖,而是那些細節的溫度。
我始終相信,能夠做到不讓別人難堪,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
知人不必言盡,給別人留一分體面。
助人無需張揚,學會「將心比心」就好了。


2022年3月3日 星期四

關於「和諧」 ~ 二呆 (R.1)

 

關於和諧」 ~ 二呆  (R.1)

 

    和諧,是一種無形的感受,難說但不難理解,在快樂幸福的氛圍中,蘊含喜悅的味道;如果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描述和諧,那可以說是同步(synchronization),把和諧建立在同步的基礎之上,有形的同步是指動作、步伐無形的同步是想法,是心的共振、共鳴。和諧是緊跟真理同步,跟大自然道理同步,跟家人、朋友、同事同步,而最重要的是現在的我要跟原來的自己、良心本性同步,終究跟歡喜快樂同步,是一種真善美的意境、一種幸福的妙法。

    每當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遭遇到種種不和諧的情況時,一開始不經思索的反應大都是將矛頭指向別人,是別人的錯,然而這樣並改變不了眼前不和諧的情況,對一切也都沒有幫助和改善。既然解決不了問題,何妨換個角度,回頭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調整呢觀其實,問題的根源反而常是出在自己身上,來自我與自己的矛盾不和諧,萌生於一切的我知我見與外在不同步所造成,因為我與真理不同圓心,與大自然不調和,與人想法不一致所造成。

    在音樂的領域,和諧是再重要不過的關鍵因素,悅耳的音樂,來自演奏家與樂器的和諧,呈現出樂曲創作者賦予曲子的生命來自於指揮及樂團每一份子之間同步的默契,依循樂章在每一個音符之間和諧律動,來自於聽眾從心靈層面融入聆聽,隨著節奏或起或落,或高或低,或平或靜,或快或慢,一團的同步,一片的和諧,整個融為一體的和諧,能不動人乎?

    常會聽到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這一類看似退縮消極的面對態度,反而是轉進解決問題的方向。看看彎彎小河,一路流向大海,繞過高山,流過曠野,經過峽谷,穿過部落、村莊,在大地上刻劃出蜿蜒美麗的線條,溫柔婉約,徜徉自在,沿途滋潤了每一塊土地,最終也讓自己隨著大地高山平原峽谷流到大海裡頭,就如同音樂在音符高低起伏間跳躍一般,小河看見了自己,一次又一次調整方向,與大地同步,和諧地走完旅程。

    生活中處處充滿和諧的氛圍,與大自然、與人事物,人們持續努力著也處處有著不斷地違和,慶幸的是有許多人努力地改變著。和諧的風潮已起,我們的生命也要依照良心的樂章演出,符合上天賦予的使命,和諧地展現生命本來美麗又幸福的本質。問,我跟現在的自己和諧嗎改變並不是從別人開始,而是先從調整自己出發,只要啟動一點點改變,情況隨即就會轉變,看見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現和諧的希望曙光。

 

 

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分享好文 「無明火」

 

唐朝時,有一位宰相名叫裴休,性善好佛,有一天到山中遊玩,
在佛寺無意中見佛殿壁上有「無明火」三字,不解其意, 於是前往寺內,請教住持黃檗禪師。而禪師很不客氣地說: 「真差勁!堂堂是大唐的宰相爺,學問蓋天下, 怎麼連這樣簡單的『無明火』三個字都不懂呢?」
裴休一聽之下,火冒三丈,面紅耳赤,大聲地說: 「你真是豈有此理,我是大唐的宰相,又不是印度宰相, 怎麼懂得印度的經典呢?」
禪師接著說:「無明火從此生矣!」
裴休聽了,智慧頓開,剎時心平氣和地說: 「噢!原來如此。」
禪師又說:「無明火從此消矣!」
真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可見佛法之精博奧妙,在這一問一答之中展露無遺。裴休深受感動之餘,對佛法更勤於研習,
後來便成為黃檗禪師的在家弟子中最出眾之一位...
【啟示】
人生在世,做任何一件事,往往為了一時感情的衝動, 而壓制不了這心頭上之火時,平常再好的恩愛夫妻,再親的親子關係,可以因此而離開;
再好的朋友也可以因此而反目;再大的功德也能因此而毀於一旦, 相信這是誰也無法想像的,故詩云: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我們這輩子,是要來結好緣的!》

 文:戴晨

《我們這輩子,是要來結好緣的!》

這幾天看到新聞,台大校園醉月湖的美麗天鵝,竟然被人在夜晚,偷偷抓走,可能已經被殺害了......心,好痛!
因為,我常在台大醉月湖旁散步。

看到無良商人、官商勾結、轉包工程、偷工減料、漫不經心,害死無數人命......

也有交通事故,雙方態度不好、口氣不佳,大打出手、甚至找來人馬、大打群架、鼻青臉腫......

也有富商子女,為了百億、千億家產,一直爭吵不休、互不相讓、大打官司......

今天,突然想到一句話~「我們這輩子,是要來結好緣的!」

生活中、職場上,難免有意見不同、想法不同,但,「我們,都是要來結好緣的,不是要來結惡緣、孽緣的!」

衝突、爭吵、傷害、製造事端、為非作歹......我們睡得著、睡得好嗎?

人緣、好緣、善緣,都是我們的人際資本、養老基金。

笑口常開,到處都吃得開。
我們都要「肚量大、脾氣小、常微笑、病就好。」
(*學習彌勒佛的精神)

我們「口齒留芳,大家同感芬芳。」

切記~心中有慈,常念想「我們這輩子,是要來結好緣的」(*必定開心幸福)

[如果我明天走了 有誰會真正想念我] 作者:洪蘭


皺紋只是告訴你 這裡曾經有過笑容。

小時候寫作文時常寫到「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但是心中對光陰其實沒有感 覺 尤其那時連「梭」是什麼都不知道 只知道寫上這句話 作文至少會有「乙」

匆匆過了一甲子 現在知道它的意思了 但是卻感覺這句話還不夠真實 因為箭和梭 是看得見的實體 而光陰從指縫中流失卻是無聲無息 完全沒有痕跡便不見了。

朋友傳給我一個日本銀髮族川柳比賽的訊息(川柳相當於我們的打油詩)老人們以三行日文 寫下自己的老年生活 例如:

成對的碗
一個給了我
一個給了貓

醫藥太進步了
活得比預計的長
超出保險年限

現在能夠溫暖迎接我的 只有坐便器了。

懷舊歌曲不會唱 太新了。

剛剛太好吃了 但吃什麼已經忘記了。

好不容易站了起來
卻忘記是要幹什麼
又坐了回去。

所謂年邁 就是不斷增加藥片和逐漸衰退的記憶。

以前走路必須抬頭挺胸
現在走路必須注意腳下

現在人生已經不迷惘了 卻一直迷路。

不敢再做身體檢查
每檢查一次
就多出一種病

有糖尿病 卻沒有甜蜜的生活。

曾經打罵過的孩子
現在溫柔牽著我的手。

照鏡子時
感覺看到了媽媽。

睡個懶覺起來
發現家人在確認我的脈搏。

以前反覆確認還有沒有感情 現在反覆確認還有沒有呼吸。

過去的心悸是
為了愛情
現在的心悸是犯了病。

飯吃八分飽
還有二分用來吃藥。

這些詩句讓人哈哈大笑之餘 也不免反省一下 我們該如何來面對自己的老年?

老本、老伴、老友是晚年的必要 前二者往者已矣 已成事實 只有老友是來者猶可追。

其實 一個人生活也不一定要孤獨 成對的碗 一個給了我 另一個可以送給好友啊!

要有朋友 自己要先成為別人的朋友。

一起長大的朋友很寶貴

人要不斷的問自己「如果我明天走了 有誰會真正想念我」只要有一個人懷念你 你就沒有白活 但是友情需要培養 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收穫。

我剛去美國留學時 吃不起學校的餐廳 一個三明治 1.5 美元 一個漢堡 1.99 美元 同學說很便宜。

但對新台幣 42 元換 1 元美金的我來說 還是很貴 我通常是吃花生醬三明治 花生便宜又有蛋白質 營養夠。

後來我發現不行 因為有些消息沒有跟同學在一起就不知道 例如老師的出題偏好、怎樣可以搶到儀器來用等等 所以只好一週二天跟同學一起去吃飯。

一學期下來 交到幾個好朋友後 我就約他們來我實驗室吃飯 我做蛋壽司請他們(做不起魚壽司)久了大家就自己帶三明治來我實驗室吃 我就聽到了小道消息 也省下了飯錢。

因此要交朋友 先要付出。

早上早一點起床煮飯 拌點醋和糖做成壽司並不辛苦 獲得的友誼卻是長長久久。

多年後 我去美國開神經學年會 碰到一個同學(現在是名教授了)他說 他第一次吃到壽司是在我研究室 後來去紐約教書 雖然常去日本店吃壽司 卻覺得沒有在我實驗室吃的好吃 我告訴他 因為少了一味 叫做友情 他聽了哈哈大笑。

年輕的人純真 沒有勢利眼 所以友情持久 但是只要真心待人 老了也是一樣 若是老本允許一月一次跟朋友上館子聯絡感情 若是荷包不允許 也可以請朋友來家包餃子。

以前做留學生時 大家輪流去各家包餃子 飯後一杯清茶 天南地北 聊到不知東方之既白「貧窮之交 友情更長久。」

「年輕時純真沒有勢利眼 所以友情能持久」

「人只要健康 不必怕活得超越保險年限」走路倒是必須看腳下 因為老人摔不得 一坐上輪椅 健康就走下坡了。

至於照鏡子看到自己變老 要記得馬克吐溫說的:「皺紋只是告訴你 這裡曾經有過笑容。」

心態一轉變 人生就轉變了 吃飯本來就是吃八分飽 另外二分不如留下來吃甜點 「一點甜的滋味讓自己心情好」心情好最重要 粗茶淡飯吃起來也似山珍海味!

三行詩很有趣 哈哈一笑 青春不老 只要盡力幫助別人 讓別人懷念你 你的人生就值得了。

內容摘自《什麼才是人生最值得的事 》一書


2021.4.15.好文分享.

我的信仰專欄(5)彌撒開始時的悔罪經 李家同

 

我的信仰專欄(5)彌撒開始時的悔罪經

 

李家同

 

    天主教彌撒開始的時候,神父和教友都要念一段經文,這是悔罪經。主要的內容是承認我們是罪人,也祈求天主寬恕我們。對於很多人來說,承認自己犯罪有點奇怪,因為絕大多數的教友並沒有殺人放火、貪汙等等的罪行,為什麼在彌撒一開始時就要懺悔?

 

    悔罪經並不一定表示我們做錯了什麼事,而是要承認我們有很多應該做的事卻沒有做。比方說,你的同事生病而且有點嚴重,你完全對他漠不關心。你知道有些孩子因為種種原因,功課很不好,上課完全跟不上,但是你對他們漠不關心。在法律上,這不是什麼罪行,可是對基督徒而言,這種缺失是相當嚴重的。

 

    我們作為基督徒,應該記得耶穌所說的一句話凡是沒有替最小兄弟做的,就是沒有替我做。彌撒一開始就提醒我們不能對很多事情漠不關心,德蕾莎修女說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不關心。

 

    悔罪經也提醒我們應該在天主台前承認自己僅僅是一個罪人,從前奧匈帝國皇帝的棺材要送進墓地時,墓地的大門是關閉的,棺材的車隊來了以後,裡面有人問,來者是誰?回答當然是某某皇帝。門仍然關閉,回答將皇帝的頭銜降一級,比方說,某某地方的某某公爵。門仍然不打開。到最後,回答是一個可憐的罪人,門打開了。皇帝的棺材可以進去,但是他進去的時候其實是以一個罪人的身分進去的。

 

    彌撒總是希望教友的德行能夠往上升,所謂德行好,其實就是更加愛人,也就是更加關心別人。我始終認為悔罪經是相當有意義的,承認自己有缺失乃是提升德行的第一步。

什麼是文化

 一個黑人計程車司機載了一對白人母子。


孩子問媽媽:"為什麼司機伯伯的皮膚和我們不一樣?"

母親微笑著回答說:"上帝為了讓世界繽紛,創造了不同顏色的人。"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機堅決不收錢。

他說:"小時候,我也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但是母親說我們是黑人,註定低人一等。

如果她換成您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的一個我..."

記得:我們說的話都在撒著不同的種子。
善良的語言成就一生!

這就是——口德

常常聽人說:
"沒文化,真可怕!"。
可"文化"到底是什麼呢?

       ——是學歷?
             是經歷?
             是閱歷?

答案:都不是。

今日看到了一個很棒的解釋,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1.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2.無需提醒的自覺;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明定長老的話語]

人活一世,積好「八德」,非富即貴!


1、口德:
得饒人處且饒人,直話,可以轉個彎說,冷冰冰的話,可以加熱說,批評人的話,一對一的說,要顧及別人的自尊。

2、掌德:
贊美別人,學會鼓掌,每個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掌聲,為他人喝彩是每個人的責任,不懂鼓掌的人,人生太狹隘。

3、面德:
不給面子是最大無禮,任何時候,給對方一個體面的台階,看破別說破,面子上好過。

4、信任德:
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被人信任是一種幸福,有多少信任,就有多少成功的機會,疑人不交,交人不疑。

5、禮節德:
有禮走遍天下,彬彬有禮,方能魅力四射,禮多人不怪,送禮送到位。

6、謙讓德:
鋒芒畢露者處處樹暗敵,切忌鋒芒畢露,放下身段,降低自己,人前勿張狂,人後別得意,為人應低調。

7、理解德:
人人都渴望他人的認可,理解,就是給人方便,理解一般人不能理解的事,換位思考,賛別人著想。

8、尊重德:
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嚴,給弱者的尊重更可貴,把別人放在心上。

一個孝順,善良,勤奮,平和,積極,智慧的人一定會是一個有福的人。

與孝順的人為友:
一個真正孝順的人,必然懂得責任,懂得思考,懂得珍惜,懂得感恩,這樣的人最可交,父母是給自己生命的人,如果連父母都不能孝順,不懂尊重的話,何況是其他人?

與善良的人為友:
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他的心是寬大的,包容的,平和的,跟聰明相比,我更願意與善良人交朋友,也許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與勤奮的人為友:
一個勤奮的人,很大程度上會是一個有福的人,勤能補拙,一勤天下無難事,並精於勤荒於嬉,與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也很難懶惰。

與平和的人為友:
一個平和的人,他不會輕易有脾氣,不會斤斤計較,不會急躁,更不會忿忿不平。有觀點說,人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沒本事有脾氣的,這是下等人,一類是有本事有脾氣的,這是中等人,還有一類是有本事沒脾氣的,這是上等人,數量極少。

與積極的人為友:
一個積極的人,無論何時,保持自己的本色,如終在人生風雨中經事瀝心,鍛煉自己的內心,讓內心更強大,更柔軟。

想要結交正能量的人,也請你先讓自己成為正能量的人!
[明定長老的話語]

人活一世,積好「八德」,非富即貴!

1、口德:
得饒人處且饒人,直話,可以轉個彎說,冷冰冰的話,可以加熱說,批評人的話,一對一的說,要顧及別人的自尊。

2、掌德:
贊美別人,學會鼓掌,每個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掌聲,為他人喝彩是每個人的責任,不懂鼓掌的人,人生太狹隘。

3、面德:
不給面子是最大無禮,任何時候,給對方一個體面的台階,看破別說破,面子上好過。

4、信任德:
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被人信任是一種幸福,有多少信任,就有多少成功的機會,疑人不交,交人不疑。

5、禮節德:
有禮走遍天下,彬彬有禮,方能魅力四射,禮多人不怪,送禮送到位。

6、謙讓德:
鋒芒畢露者處處樹暗敵,切忌鋒芒畢露,放下身段,降低自己,人前勿張狂,人後別得意,為人應低調。

7、理解德:
人人都渴望他人的認可,理解,就是給人方便,理解一般人不能理解的事,換位思考,賛別人著想。

8、尊重德:
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嚴,給弱者的尊重更可貴,把別人放在心上。

一個孝順,善良,勤奮,平和,積極,智慧的人一定會是一個有福的人。

與孝順的人為友:
一個真正孝順的人,必然懂得責任,懂得思考,懂得珍惜,懂得感恩,這樣的人最可交,父母是給自己生命的人,如果連父母都不能孝順,不懂尊重的話,何況是其他人?

與善良的人為友:
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他的心是寬大的,包容的,平和的,跟聰明相比,我更願意與善良人交朋友,也許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與勤奮的人為友:
一個勤奮的人,很大程度上會是一個有福的人,勤能補拙,一勤天下無難事,並精於勤荒於嬉,與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也很難懶惰。

與平和的人為友:
一個平和的人,他不會輕易有脾氣,不會斤斤計較,不會急躁,更不會忿忿不平。有觀點說,人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沒本事有脾氣的,這是下等人,一類是有本事有脾氣的,這是中等人,還有一類是有本事沒脾氣的,這是上等人,數量極少。

與積極的人為友:
一個積極的人,無論何時,保持自己的本色,如終在人生風雨中經事瀝心,鍛煉自己的內心,讓內心更強大,更柔軟。

想要結交正能量的人,也請你先讓自己成為正能量的人!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致命的冰凍之夜(真實故事)~

 ~致命的冰凍之夜(真實故事)~

在德國 Crown Heights 鎮有一個叫揚克爾的猶太人,有一家麵包店。
他總是說:
"你知道我今天為什麼還活著嗎?"
他說:
"我當時還是個孩子,當時在德國還只是個少年,納粹無情地殺害猶太人,我們正在納粹乘火車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
夜幕降臨,那個車廂裡,真是致命的寒冷。
德國人一夜之間,有時甚至幾天沒有任何食物,就把我們留在鐵軌旁。

沒有毯子,能使我們保持溫暖。到處都在下雪,每一秒鐘冷風襲來。在那冷酷的夜晚,我們有數百人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庇護所、沒有毯子。"

"我們體內的血液開始凝固,正在變成冰。
在我旁邊,有一個我家鄉的深愛的猶太老人,他從頭到腳發抖,看上去很糟糕,所以我用胳膊纏住他,給他加熱,我緊緊地擁抱他,給他一些熱量。

我擦了擦他的手臂、他的腿、他的臉、他的脖子,我求他設法活著,我鼓勵他整夜,我以這種方式,使這個人保持溫暖。
我很累,自己也凍僵了,我的手指發麻,但我沒有停止將熱量揉進那個老人的體內。
幾個小時過去了,終於,早晨來了,太陽開始照耀著。

我環顧四周看看其他人,令我恐懼的是,我只能看到冰凍的屍體,我只能聽到致命的沉默,那間小屋裡沒有其他人活著。

那寒冷的夜晚殺死了所有人,他們死於寒冷,只有兩個人倖存 :老人和我。
老人倖存下來,是因為我~給他保暖。而我倖存下來,是因為我給他取暖。

我可以告訴你,這個世界生存的秘密嗎?
當您溫暖別人的心時,您將保持溫暖。
當您支持、鼓勵和啟發他人時,您也會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支持鼓勵和啟發。
這是幸福生活的秘訣。
當你對別人好時,你就是對自己好。
當你使人快樂時,人也會使你快樂。

人生中最幸福的人是 <送禮者>,而不是 <受禮者>。

施比受更為有福!
https://youtu.be/sApuid7z-m0

2020年12月5日 星期六

「享有,擁有,佔有」~ 與你/妳分享

 「享有,擁有,佔有」~ 與你/妳分享


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

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到美國住了十年,現又回台北,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過去他經營的旅館,設計是用「加法」,現在是要求用「減法」,一家比一家精簡,不只成本低,回收快,且整理方便,生意更好。

「減法」的設計,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道「less is more」的道理。

嗯!我想不只設計,現在也可用減法來過生活,以減法來過後半生吧?!
其實 ,在世上擁有的越多,煩惱也越多。

有一棟房子,有一個煩惱,擁有兩棟,煩惱加倍。財產越多,留給家族子孫的煩惱就越大。

最近金融風暴,也可見證那些擁有越多的人就越不快樂。

前一陣子,我為一位建築商做家庭室內設計,兩個兒子的房子都是百餘坪,等老東家房子來委託設計時,我想那不知要多豪華,不想拿來一看,大吃一驚-總面積:二十一坪。

「這......」我才在懷疑,他打斷我的話,說:「我打拼了一輩子,蓋了不少房子,也擁有不少房子,想通了,小房子既溫馨又好整理,只剩我兩老,這就夠了,孩子們還想不通,由他們去吧!」

世上的一切,我們只能享有,不可能擁有,何必一定要佔有?

因此,五十五歲之後的我,非必要的東西不再添購,去旅遊也不再買東西回來了,也不想與風景合照,只拍些使我感動的景緻、上天創造的美、或設計上的新知。

我覺得最要把握的是當下,在此時、此景、此物,親臨的那一刻,我是否真正認真的享受、體會、感恩,那一刻才是需要的。

六十歲那年,我把家中多餘的用品、裝飾品、收集的紀念品清了出來,拿去社團義賣,做社區服務經費。家中清楚多了。

現在,該是以減法過人生的時候了。

常常提醒自己,放下對世界的慾求,放下心中的掛念,卸下對人的恩怨,過減法的生活,輕鬆的面對人生。

人,一無所有時,倒很容易滿足;一旦擁有,則有一欠九,反而不足。

心不要貪,一個人能得多少,不是自己可決定的。

➖ 減法過生活
➕ 加法拼健康
✖️ 乘法享人生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知足感恩,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