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百萬小學堂》背後的教養迷思

 

作者:顏擇雅  出處:親子天下19期


設想有一位外太空來的人類學家,透過電視認識台灣,看過《百萬小學堂》,再看《大學生了沒》,難道不會覺得奇怪:怎麼這裡的小學生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大學生卻滿腦子吃喝玩樂?
從前沒有專家在推廣閱讀,小孩如果不是第一名,又不巧有愛讀課外書的習性,父母往往很不以為然,就像今天的父母對打電動很不以為然一樣。像我小時候,就常常擔心書讀到一半,媽媽會進來突擊檢查,發現我讀的不是學校要考的,把書沒收,等寒暑假才發還。幸運的是,在六年級時,我被學校送去參加兒童益智節目,衛冕者與挑戰者一對一按鈴搶答那種。我總是答對最多題,幾個月就拿到最高獎金,讓我媽馬上變成親友眼中的教養專家,神氣好一陣子。從此,我再也不必在恐懼中讀課外書了,生活品質大有改善。我也變得很愛看益智節目,算是報答益智節目對我的恩情。

《百萬小學堂》做為一種益智節目,與我小時候參加的那種很不一樣。雖然其形式並非台灣原創,許多元素皆抄自美國的《你比小五生聰明嗎?》(Are You Smarter Than a 5th Grader?),但是台美兩種版本還是有些許不同,足以反映台灣當今教養思維的某些特色。


通透學校考題等於聰明?


《百萬小學堂》從美國版抄來的元素之中,有一樣是從學校教材出題。但是,《百萬小學堂》標榜「比讀碩士難」;美國版卻十分簡單,有時甚至簡單得有點假。舉例:「把一塊披薩切成三等分,再把每片切半,請問這樣總共幾片?」只見參賽者一副被考倒的模樣,喃喃:「我還在披薩店打過幾年工呢。」攪盡腦汁大半天,才猶疑的吐出:「六片吧。」主持人宣布她答對時,她好激動,全場也拚命鼓掌。

描述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自從電視影集《辛普森家庭》造成收視長紅,美國就出現一大堆取笑美國人無腦、肥胖、浪費的電視節目,《你比小五生聰明嗎?》走的也是類似路線。《百萬小學堂》卻整個拿掉這種自我嘲諷。明白的說,美國版的賣點是大人笨,台灣版的賣點則變成小孩聰明。

兩個節目都拿大人與小孩做對比,而小孩聰明,不就代表大人笨嗎?兩者有何不同?當然不同。美國版呈現的陪考生是一般小孩(實際上可能不一般,是專業童星),《百萬小學堂》卻強調五位陪考生都是資優生。簡言之,美國版並無意為聰明下定義,台灣版卻明顯有此企圖。

《百萬小學堂》所界定的聰明是什麼?題目都出自學校考題,等於把聰明限定在一個範圍:考試會考的範圍。這是在肯定「為考試讀書」。我可以想像,如果我還小,跟我媽一起看電視,我媽一定會說:「看!考試會考的知識都這麼豐富了,讀課外書幹嘛?」很多大人看《百萬小學堂》都讚嘆「小孩潛力無限」。但是如果潛力無限,求知怎該限於某一範圍?這是不通的。

其實,《百萬小學堂》呈現的,與其說是小孩潛力無限,不如說是小學教材範圍無限。有人也許以為是同一件事:教材包山包海,是因為小孩潛力無限。但是問題來了:教材包山包海,假設的是哪一種潛力無限?設想有一位外太空來的人類學家,透過電視認識台灣,看過《百萬小學堂》,再看《大學生了沒》,難道不會覺得奇怪,怎麼這裡的小學生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大學生卻滿腦子吃喝玩樂?也許《大學生了沒》有一點過度醜化,但台灣大學生讀書風氣不佳,也是不爭的事實。

大學教育與中小學的最大不同,就是不再週週一小考、月月一大考,求知的框框沒了。知識是魚,求知是使用魚竿的技巧與心態。小時了了,進大學卻茫然若失,正因為我們只是假設小孩吃魚的潛力無限,卻忽略他使用魚竿的潛力。

生活經驗成就真正的自信


《百萬小學堂》與美國版又有另一點不同,美國陪考生的舉手都是規規矩矩,台灣卻是「選我!選我!」起身雙手狂揮。這一點反映台灣當今教養的另一思維:自信的小孩才是理想小孩。

大人應該要幫小孩培養自信,這點誰也沒異議。但是,若說年紀小小就應該全身散發自信,卻是另當別論。請問:小孩的人生經驗那麼少,自信是來自哪裡?是家境優渥,是念貴族學校或資優班,還是從小習慣受到讚美?這種自信也許很容易寫在臉上,卻不是發自內在。君不見,多少國三以前都第一名的學生,高中進第一志願,名次掉到後段,自信就馬上垮掉?扎扎實實的自信應該靠自己努力,克服一個個困難來養成。這種自信需要日積月累、從無到有,十歲小孩身上為什麼要有?

如果我小時候的益智節目也這麼強調自信,憑我當年那副沒自信的樣子,別說參賽衛冕了,恐怕連坐觀眾席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我沒辦法像那些小朋友一樣,大聲說:「誰能比我強!」還比出大拇指。就算只是在家與媽媽一起看電視,恐怕也不好過,因為會多聽到一種嘮叨:「要有自信一點啦!看看小西瓜。」今天的我可以回嘴說:「只要懂得下笨功夫,沒自信也可以是優點。」但十歲的我能說什麼?

如果《百萬小學堂》讓我看得有一點開心,就是慶幸我已經不是小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