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6 09:59
IC的故事
李輝隆
這是一個關於台保IC廠的故事,故事裡曾經有過幾次困難的問題,曾經有一段時間沒什麼營業額收入,也幾度讓總經理說我們不做IC還可以做別的,這或許也算是減輕大家壓力的一種安慰說詞,後來總算是老天保佑,一次又一次往前邁進一步又一步,總算到今年6月突破出貨100萬片,Q4出貨創下新高,準備把IC的故事寫下來大約是半年前的事了,想說該記錄下來和分享一下。
IC廠?台保的IC廠自2009年5月開始動工建廠,直到2010年4月1600T大型成形機裝機完成,算是開始了IC邁向生產的新紀元。很多人一定都還不知道為什麼叫IC廠? 不是電子業的IC廠!! IC,是Inter-Connector縮寫,用於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中電池與電池的連結板,燃料電池就不多說,有興趣網路搜尋可以找到很多資料,接著就把IC的故事用大事紀條列方式道來。
這個IC的開發因緣,最早是朱總在2006年5月到揚州保來得出差,剛好遇見客戶到揚保尋找合作開發IC的機會,當時依朱總的判斷,直接告訴客戶這個開發要拿到台保做才有可能,隨即於同年6月台保即開始和客戶電話會議,及內部基礎的開發試作,和資料蒐集。
2006年7月,BE,Bloomenergy (當時名稱是ION AMERICA)Avi Verma等幾位供應商策略開發關鍵人物首次拜訪台保,討論開發的時程,孕育IC在台保開發的種子。
同年12月,支持Bloomenergy 的創投公司KPCB Wen謝博士第一次拜訪台保,是為整個計劃注入強大動能,還記得當年謝博士談著這計劃的信心滿滿的神情眼神,對搞技術的很高興、很興奮看見了粉末冶金的另一條出路。
隨即2007年1月,BE的CEO founder Dr. K R Shridar首次來訪,接受台保提案先以70mm x 70mm尺寸的階段性學習開發開始。不久,種子開始發芽,有了初步的成果之後,同年7月便開始了100mm x 100mm尺寸的開模,並同步開始尋找大型成形機的試作機會。
2007年8月,team第一次飛往德國完成了100mm x 100mm試作,形狀是出來了,但只有形狀對,其他都還要改善,不過這算是很重要的一步。
2007年10月,葉副總,熊博士和筆者第一次拜訪BE在矽谷的總部,這一天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也拜訪BE,我們在門口看到了歡迎照片海報,聽說早上來過了,哇 !
2008年12月,team再一次在德國完成第二次的試作及決定性的結果出爐。
2009年4月,在金融海嘯、全球經不景氣的當下,台保決定了1600T 大形壓機設備投資,高溫燒結爐的投資等重大決定。
2009年5月,IC工廠動土。
2009年12月,工廠主體完成,燒結設備首先到位。
2010年3月,成形設備組裝完成,組裝過程像樂高玩具,一塊一塊堆積起來的巨無霸機台,給人一種大玩具似的Fu(感覺),大家都還沒玩過這麼大攤的,第一次算挺新鮮的。
2010年4月,緊接著開始緊鑼密鼓生產樣品給客戶驗證測試,過程經過不斷的測試問題與對策解決,生產也是斷斷續續的不順遂,經常等待著克服種種問題而偶而腸枯思竭,這是一段不算短而壓力很大的過程,整整練了一年苦功,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年,這是不管從唸書,或到工作的生涯裡,對我而言是最精彩的一年;很辛苦,也很有挑戰,經常在夢裡想著IC的事,半夜醒來還趕緊把剛才夢境裡的事記下來,這些經驗之前未曾有過,之後也漸漸少了,現在想起來,還是意猶未盡。
2011年3月,歷經又將近一年的起起落落,解決各種問題,開始稍微穩定而又藕斷絲連似的生產。
在過去這幾年中,BE來訪超過五十次,來過的工程師超過七十人,至今來來往往相關的e-mail連絡超過三萬次,而IC的生產也漸漸進入佳境,僅管仍有許多難題待解決,至少算是開始貢獻營業額給公司了。
今2012年6月,總經理要我們報名了產業科技創新獎,匆匆忙忙的只不到兩周的文件準備時間和送件。來的急去得快,不久,7月通知說8月初審查委員一行十多人要來現地訪查。一天下午,一個下大雨的午後,評審一行十多人,當他們坐定會議室,我們開始簡報的過程中,看著他們的眼神,說實話,我感覺到他們有點不太嚴肅,好像就是來看看而已的味道,或許他們心中已經有底了。而我們心裡面倒是清楚,看來即使沒得獎,至少從入圍到現地審查也算不錯了。然而,一股突然湧現的思潮告訴我,是可以改變這些評審的看法,至於得不得獎,一定要把這五、六年來經歷過的精彩故事講給評審委員們聽,IC不是他們看到一片OEM的代工而已,台灣更不是只有廉價成本的代工廠,我們是具備可能得獎的要件,哪怕別家公司有更好的產品也罷。經過二小時的審查,原本審查委員從文件審查資料似乎看不出我們真正創新的本質內涵,後來經過以故事性的訴說整個開發與創新的過程,許多審查委員陸續從來回的問題答覆後改變了看法,幾個委員當場說要給我們加分,這有點像電視節目的加分題,真是振奮人心。對我而言,從這審查之後,覺得好像過去的歷程被整理了一遍,感覺得獎已經只是擇日而已,已不再重要,心中暗自盤算,亦有此信心。
過了幾天,總統府資政,也是清華大學孫運璿榮譽講座李家同教授前來參觀了解公司開發燃料電池產品,李教授希望轉達台灣的希望在工業這個理念,技術創新,不斷改善才是競爭力,不易被山寨的技術就是有競爭力的技術,設備人人可買,但不是有了設備就是技術,就像大學買了很好的設備,但不一定能做很好的研究一樣。後來李教授還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我們要有自己的麵團」文章,談到「擁有獨門技,不怕不景氣」。
9月通知我們得獎了,得到綠能組第一名,這算是一個故事的成績單,IC開發因緣開始於六年前,一個一個慢慢加入團隊的年輕人,加上設廠三年,一群毫無經驗的新手、歐巴桑,只因為他們願意去做做看,在歷經各個不同挑戰後,今年6月生產出貨超過100萬片IC,而在9月獲得這獎,在各種因緣際會之下,這是給team最好的禮物,在炎炎夏季高溫工廠裡,流過了乾了又濕,濕了又乾的汗水之後,這個獎給了許多一起付出同仁一種很溫馨的鼓舞,一群沒有太多經驗的同仁,湊出一點一滴投入的心力,編織出了一個可能,終究實現一個IC產品的生產,這或許就是台灣的競爭力。
有幸從頭就參與這個專案,對這故事的人、事、物有很深厚的情感,和IC team一起工作六年來,當中融合了公司四十多年的豐富資產和許多長官的支持打氣,資深同仁的寶貴經驗,結合一群社會新鮮人,點點滴滴在我工作的職涯驗證了一個投入而可能實踐的夢想 - IC誕生,這故事裡也要和各位分享所學習的佛法,和依佛法而生的力量,這妙法不時地提點,在困境下盡可能地保持冷靜,相信無形中會陪這大家安然渡過每一次挫折、難關,更安撫每一次突然的激動與隨時失落的低潮,從處事過程中向每一個人學習一些智慧,從意志力鍛練上學習許久難以釋懷的疑慮,萬千感恩有此與團隊一起成長的機會!要感謝每一個人不吝給予不同的看法,在正負之間看到平衡,從很多很多次未知的明天又看見一次機會、一道曙光,充滿希望,還有感謝包括看完這故事的您!
記錄IC廠的故事在此時將打包告一段落,客戶端的良率也創下歷史新高和漸漸安定,僅管在技術上仍然有不斷改善的空間,然而未來將會隨著商業模式、經營管理、策略方向等影響而有不同造化,但願在面對市場成長與競爭的未來,能有更多關心的力量注入,繼續挑戰可能更艱鉅的難關,再創造下一個高峰;期待台灣許多擁有專業技術的產業,也許在十年之後,因SOFC能源產業而群聚,使台灣成為最有競爭優勢的製造重鎮,期待下一集的故事有更多的題材出現。
PS. 燃料電池小字典,燃料電池其實是一種使用燃料進行化學反應產生電力的發電裝置,不若一般電池一樣用完就丟棄或再充電;燃料電池是用燃料維持發電能力,其運作原理就是電池原理,主要包含陰極、陽極和電解質,而台保生產的IC就是電池和電池間的連接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