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粉末冶金與佛法(40) – PDCA

粉末冶金與佛法(40) – PDCA

2012.02 李輝隆

 

    這一期的粉末冶金與佛法是第40期了,轉眼就是十年,偶然看到十年前的部品現在還在現場生產,真快!十年咻一聲就過去了。今年的方針展開裡大家談到了PDCA,談到傳承,我把DR(Design Review)也放進來,前半段的品質管理或許比較枯燥,但後半的傳承,有著可以深入思考的觸發,談的是工作,看的其實可以是人生。

    PDCA管理循環是由美國統計學家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在西元1950年代所提出來的,最先它是被用在品管圈的活動,反映了品質管理活動的規律,亦是品質保證體系運轉的基本公式。

    PPlan)表示計劃;DDo)代表執行;CCheck)則是檢查;AAction)即為處理,PDCA的管理循環是協助提高產品品質,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法。由於PDCA管理循環在品管圈的應用成功,經過幾十年來的推展,PDCA管理循環亦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的工作或計畫上更是一種科學管理的工作方法。

    關於PDCA的內容,許多管理書籍皆有詳細的說明,這裡簡單敘述如下:

一、在計劃階段(Plan),即DR0,瞭解客戶對產品品質的要求,確定品質計劃、目標等。包括現狀調查、原因分析、確定要因和制定計畫等四個步驟。

二、於執行階段(Do),即DR1,要具體實施前一階段所制定的工作內容。如根據品質標準進行產品設計、試製、試驗等,其中包括計畫執行前的人員培訓。

三、檢查階段(Check)的內容,DR2,主要是在計畫執行過程中或執行後,檢查執行情況,看是否符合計畫的預期結果。

四、在處理階段(Action),DR2.5DR3的過程,乃是根據DR2結果,採取因應改善措施,不管是初次生產,或是長久生產但一直有品質問題的項目。

    為了使品質要求符合標準,維持良好的績效,需把成功的經驗盡可能納入規範,變成作業標準(SOP)或標準化,並設計下一個階段之PDCA管理循環,作為後續相關產品的開發參考。

    PDCA簡單朗朗上口的幾個字,在工作上的循環改善之外,相對也是經驗傳承的良性循環。不知道是一定做不到,知道也不一定做到,傳承是兩個動作,,無者就沒有所謂的者,有也不一定接的下來。

    佛法裡面的傳承故事裡,最著名的算是五祖弘忍法師傳六祖惠能法師的故事,這裡面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對於衣缽的傳承最最在於明心見性的根器」和「因緣」。而對於技術的傳承,或許不像衣缽傳承這般高深,但是許多基本的功夫是不可少的;此外,技術的傳承不若衣缽之傳,是可以傳給很多人,至於每個人所承受到的多少,便因慧根深淺而有所不同了。粉末冶金的流程,從估價開始,知道所有情報,才能估出最到位的成本;產品試作開發,如果不知道的使用規格、功能,設計上必然無法做到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開發前與客戶充分溝通,做出來的產品才能最合乎使用的需要。生產產品,如果不能提供足夠的管制訊息給作業人員知道,那將做不出品質最好的產品。同樣地,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市場訊息,將造成生產短缺或在庫太多。

    過程中也難免有知道卻做不到,或過去傳承裡所未曾有過的經驗,遇到困難和失敗都是常見的事,傳承與PDCA就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斷地循環演變,就會越來越好,而隨著時代、技術不斷的進步,這將是生生不息的法則,所累積的便是不可取代的資源和團隊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